百褶裙,现代也称“百裥裙”,“密裥裙”或“碎折裙”。百褶裙是指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子。该裙的每只裥距,约在2厘米—4厘米之间,少则数百褶,多则上千褶。它美观漂亮,但制作比较复杂。这种裙子在中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西京杂记》载:“西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有一次,她穿了一条云英紫裙,与皇帝同游太液池,正当她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时候,忽然大风骤起,她好像燕子一样被风吹了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飞燕得救了,但裙子却被拉成许多皱纹。汉成帝一看,有皱纹的裙子比原来没有皱纹时更美。于是,宫女们以后穿的裙子都喜欢折叠成许多皱纹折痕,并把这种裙子称为“留仙裙”。现代叫作“百褶裙”,因“百褶裙”的褶皱都是很规律地向一个方向打褶。另苗族妇女古代多穿筒裙,后来为了使自己的服饰有别于异族,便于辨认,在对内能够区分的基础上,统一采用百褶裙的方法制作裙子。黔中地区的传说《百褶裙的来历》中记载:“古时候苗家穿的裙子与汉族的没什么区别。为了将其区分开来,一家母女俩立志要缝制一种特殊的裙子,作为苗家的标志。她们苦思冥想,后来受到山坡上五颜六色青杆菌的启示,按着青杆菌的褶子做成了一条裙子,穿到花场上踩花。苗家姐妹们见了,个个拍手称赞,她们也纷纷学着做来穿。于是,这种百褶裙很快就传遍了各个苗寨,各个支系的苗族都穿起了长短不一的百褶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