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并不是骗局。
事实上,p2p的开端是好事情。
早起的p2p是民间融资渠道的有效尝试。这个模式来自于英国,并不是中国首创。
P2P网贷最初起源于2005年的英国。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P2P网贷平台——Zopa,便是成立于2005年的伦敦。
2007年P2P传入中国,在中国爆发的时间段是:2010-2015年,最火的时间段。
我们来说,这个p2p的最早的期的理念,说的直白点:叫金融中介,或者金融媒介。
我撮合张三,把钱借给李四。 作为服务和担保,我要一点服务费。一般化根据中介多少钱作为计算标准。
李四要换张三的钱:本金+利息。 李四既然要借钱,总计要付出的金额是:本金+利息+(我的服务费)。
P2P行业一般3个点左右的服务费用。作为其运营成本。
从所有的流程来看,这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说这是金融行业的一大创举。盘活了民间的金融市场,让老百姓更好融资了。
然而,原理很好,只要同钱挂钩,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准守规矩,一定是取最快的道路。
作为金融中介。如果你想挣钱,你就需要找到更多希望投资的人,出借端。更多的人愿意把钱给你让你去放贷,然后你就要去找那些有能力还钱的借贷的人。
尽管你满眼都是需要钱的人,但大量的人他们是没有能力还钱的。你借给他,就再也收不回来了。所以,需要P2P平台要有风控体系。
事实上,一切的大数据风控体系,都不如借款的人,第一套房子更安全。尽管大量平台都做了风控体系建立,所谓xx大数据风控,xx啥风控引擎。事实上都只是评估一个人的流动资金的稳定性。
作为一个民间的借贷机构,你没有办法如银行一样,很快的冻结欠款人所有的账户,从而让自己的钱更少。所以就有了当发现欠款人不还钱的时候,暴力催收的问题。(这个是后话)
再说到为什么p2p变味了,资本家为什么要不守规矩,他们在走什么路子?
1、希望自己投资挣更多钱。正常点的资本家,都是脑子比较灵活的人。他们发现只要利息够高,就能让更多的人把钱放到我这里,我给他们投资。但是如何找到一个好的标的?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自己去投资,在未进行银行托管资金的时候,企业是自己有资金池。老板觉得我可以拿出来自己投资项目,做成了那绝对是几倍,几十倍的利润,所以出现了一小部分的平台,非法融资。
老板把钱花了,那怎么偿还已经到期的出借人的钱?那就要拆东墙补西墙。让新的投资人的钱去补这个窟窿。
如何补窟窿?需要提高利息点,从而让投资人来投资。将利息提高到9个点,10个点,12个点,14个点,15个点,18个点。(国家早前的说法是,高于24个点是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后来调控后,要低于18个点)。这个时候就变成了传销了。没有任何办法,一旦停止这个黑洞,自己就露馅了。只能不断的裸奔,直到死亡。
2、上市让更大的金融市场填补这个空缺。
事实上在2017年以前,所有的p2p平台,都有希望通过上市来完成从野蛮变成高富帅的机会。但被国家过禁止了。你所看到的所有的p2p就没有直接以p2p主页上市成功的。要么借壳上市,要么海外上市。
然而,上市也并不能够延续,高利息带来的毒药发作时间。高利息就是饮鸩止渴,你压根就不需要解释和证明这个论据。
3、上市公司的现金流。
在谋求上市失败后,不少p2p还活着,降低利息,苟延残喘的等待着大的上市后,公司需要现金流,谋求上市后公司的收购。同时希望大型消费品市场的巨头能够收购。事实上在2018年的时候,不少企业都做了这个尝试,但很可惜成功的很少。
为什么高利息依然有人投?大量的人挣钱了,你怎么能说人家是骗子呢?是你挣不到钱,你眼红。
1、没有制造企业会正常性的借10%以上的利息。因为所有制造业企业,如果利润里超过20%的,那就是不需要借钱的行业。这两年处于朝阳产业,说的更是几点,老板周围的朋友都愿意借钱来投这个行业。因为挣钱。如果愿意借钱的,那一定是想搏命的,看看有没有机会活过来的。基本上都是没啥机会了。
2、小额分散放贷给个人。我去! 具备优质资产和工作的朋友,都有信用卡,现在信用卡现金取款的利息是几个点?10个点一下。各类手机贷款和P2P贷款是多少个点?1000块钱一天1.5-3块钱的管理费。你知道年利率是多少吗?40%-100%个利息。你觉得有几个工作后,有稳定收入的人会接这个钱?会借钱的都是,不稳定收入的,活着压根没打算还的。这类标的本身就是铤而走险。
3、为什么大量的人都挣钱了?
不挣钱,怎么让更多的人投钱? 赌场的广告向来都是: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成为高富帅吗?来赌吧。 你从来也没见过:你想一贫如洗吗?来赌场让你体验乞丐的生活吧!
因为人性是:买多,赚钱,是跟涨!!!
总结一下:
P2P不是传销,只是高利息一定是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