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是传统服饰,没错,它的确是传承有序的。但你不能就此将它看成古物,视作与现代对立的古代文化。
我们平常所说的“传统文化”,都是当作“古代文化”的同义词,但用在西装这里要出问题,因为它一直没有中断过。另外一点更要紧的,是时尚的超民族、超国家性。一般说起“传统文化”来,都有点民族瑰宝、敝帚自珍的意思,日本、韩国是典型。
但切记不能拿它用到西装上头,西装不是哪一国的传统,而是全欧洲通行了数百年,如今属于全世界的制度。为这上头,就更算不得传统文化啦。
从修身突出身材优势到奇装异服,借用了许多别国的元素,色彩从纯色到混色撞色反复演变流行
西方服饰有西装、茄克衫、卡曲、猎装等。
现泛指从欧美等西方国家传入的服装品类,如西装、茄克衫、卡曲、猎装等。西式服装是属立体型结构,一般都是分前后衣片、装袖式、收省缝,使衣服有高低起伏的立体感。穿着后贴体、合身。我们穿着的大都是属西式服装。
20世纪初,(又称新女性时装潮流)在起始阶段,巴黎引领着潮流的同时很多国家的宫廷服装还在作为流行源头,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服装产生变化,衣服的结实耐用,色深耐脏,穿着方便,便于快速行动已成为人们考虑的第一因素,装饰的时髦性已经退居次位,女裙也进一步缩短(女装的设计主调确立了适用,简练,朴素,活泼而年轻)
20世纪30年代,(新外观女装潮流) 男孩风开始消失,曲线代替直线,女性优美线条又重新显现(美国发明了松紧带和针织女装,拉链也广泛的运用到了女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衣开始普及)20世纪40年代,在经历过战后紧张、劳累之后,妇女们急切的想摆脱掉“简陋”,所以适度夸大缩小的新外观女装应运而生(领导这一潮流的是著名设计师迪奥)
20世纪50年代,(自由求新时装潮流)直立衣领重新出现,女裙仍然到小腿肚中间,工装裤开始流行(说明1850年李维斯特劳斯创造的牛仔裤得到了普遍的认同)。1954意大利风行结实的厚线衫,式样屡变,色彩也时时更新追求美而富丽。20世纪60年代(玛丽.匡特设计的)超短裙受到追捧,1966年英国(尼龙纺织协会)生产出透明和半透明面料。20世纪70年代,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更加丰富,人们的着装观念也更加开放多样。
20世纪80年代,(中时装设计注意国风时装潮流)进入时装设计多元化时期,1988年末约翰加利亚诺推出“中国军服”系列,由此引发了东方热,民族风情。
20世纪90年代,(环保自然时装潮流)欧美国家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伴随着环保的热潮,消费的意识、审美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①强调新简约主义的实用性与机能性。②“贫穷主义”时装(故意未完成的半成品)故意把服装做旧。(中性时装潮流)由于女子和男子一同参与社会竞争,所以人们淡化性别,追求个性思想使得女装男性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服装现象。
21世纪,人在着装过程中总在寻求一种价值,同时又在共同的前提下寻求差异。
棉花的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
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其实,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
在罗马帝国时期也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农民们就已经大量的焚烧森林,开辟新的土地种植农作物。
随着日耳曼民族入侵和定居罗马,导致帝国灭亡,西欧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开始,其农业发展一落千丈,罗马农耕技术几乎全被抛弃,西欧在中世纪初期几乎回到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在中世纪中后期,才有逐步建立起农耕制度,西欧农业的发展进入到了复兴阶段。
按照欧洲史学界的定义,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起,至公元1500年这一千年的时期。中世纪初期,以日耳曼民族为主的蛮族大量定居罗马帝国,同时在外部疯狂入侵罗马帝国,从而引发了帝国崩溃,导致欧洲文化几乎完全毁灭,欧洲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欧洲黑暗史。
在这段时期,由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成为胜利者的日耳曼民族还没有能力继承和发扬罗马庄园的先进农业技术,同时,由于战乱导致的西欧人口大幅度降低,西欧的农业耕作模式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
直到18世纪初,欧洲农业才有了大的进步。
在欧洲其他地方,情况各不相同,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是位伟大的改革家,他非常重视农业发展,1769年的时候就发布了关于圈地的基本法令;1749年,瑞典通过了《田地合并法案》,鼓励圈地;1768年,丹麦也开始鼓励土地的整体利用,进行大规模调整……
18世纪开始,欧洲国家或早或晚的,都开始了土地的集中利用。这实际上是欧洲农业的一次大飞跃,打破传统的现代农业开始大放异彩。
早被人们留意到可以用来显示时间的,是太阳和月亮的起落.在中国,远古时代就有了用太阳阴影计时的日晷,欧洲也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发明了日晷。时间一词源于印欧语系中的“时”一词.它有“分割”和“划分”的意思,人们把连续的时间划分成小时、分钟这种可以计算和描述的片段。
西方有学者甚至认为盗墓是人类第二古老的职业。比如在丹麦,人们发现的一些史前橡木棺材上就有盗洞。盗墓贼在橡木上打出可以让手伸进去的洞,摸死者的陪葬品。到了古埃及的时期,法老们的金字塔更成为了盗墓贼首选的目标。据考古学家研究,大多数金字塔在封土后的100年里被盗墓贼光顾过。在大多数金字塔的陪葬品中,都会有一份陪葬品清单,当考古学家进入后,用清单对照就很容易发现此处有没有被盗过,有些金字塔甚至连法老们的木乃伊也没有了。
为了防止盗墓,法老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对被抓到的盗墓贼处以极刑,或者把主墓室弄的深一点,用花岗岩堵住墓道,设下重重机关,甚至在墙壁上写下诅咒。但依然挡不住盗墓贼们摸金发财的渴望。
1 西方火器经历了漫长的聚变过程,最终实现了从火药炮到现代化武器的跨越式发展。2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从中东引进火药,开始了黑火药炮的制造,并逐步发展出射击准确度更高的手动火器。18世纪工业革命后,火器的生产工艺不断提升,出现了自动步枪、机关枪等现代火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火器发展又进入了核时代。3 西方火器的漫长发展历程不仅改变了战争形态和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现代文化和社会。